|
突泉县永安小学迎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老师送教帮扶5月27日上午,突泉县永安小学迎来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专家团一行开展送教帮扶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研讨会由永安小学副校长王思远主持。突泉县教育局京蒙对接办公室刘忠良主任致欢迎词。突泉县教研室主任陈玉霞、副主任王扬、教研员华文艳以及被帮扶的杜尔基小学、水泉小学、九龙小学的负责人和部分老师参加研讨会。 永安小学校长陈海峰代表帮扶学校讲话。他说,要向专家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负责人向四所被帮扶学校赠送“学生手工绘画文化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的老师们为永安小学的师生们上了三节课。 第一节课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张德富教师带来的数学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张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进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有效”课堂营造了轻松的氛围。张老师由八块蛋糕平均分给四人怎样分、四块蛋糕平均分给四个人怎样分、再到三块蛋糕分给四人又怎样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发现、探索,在探索中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老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 第二节课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胡京南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要下雨了》。胡老师的课采用“一教、二扶、三放”的方式,围绕“在对话中提取主要信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等语文要素来开展,整堂课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中锻炼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第三节课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周堃老师带来的四年级科学课《声音的产生》。整堂课周老师围绕“引导—实验—记录—总结”展开,利用“吹塑料片、弹皮筋、吹气球、敲击鼓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体验,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而这一系列的发现,都是学生在真实的实验中亲手操作,亲眼观察所得,周老师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下午,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做了细致入微的说课。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主管教育教学的杨俊贤副校长给老师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教学课。她说:“现在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学生要处在老师的前面,要遵循共同的规律:‘变教为学’。课堂要做到真实:即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真实的需求;在真实的过程中有真实的活动;在真实的思考中有真实的成效;在真实的氛围中有真实的交流,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将真实想法敢于大胆地表达出来。” 此外,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房山区赵成会工作室负责人赵成会在讲座中以“用好统编教材我们这样教”为主题,用“追求讲究时效与实效的语文实践”为切入点,向老师们展示了“育人、整合、融合”三方面的内容。她说:“育人,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成长,我们的眼里只有学生,关注后进生,心中有人。在阅读方面,课内外阅读整合是必须必然,阅读是手段、途径、方法,不是目的。” 此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小学次送教帮扶活动受到参加活动的突泉县部分小学老师们的欢迎。他们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北京送教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以此次活动为动力,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达到育人的目的。(图强) |